2022年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
2022-08-18 09:50:09

2022年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

把企业和群众感受作为“第一标尺”,持续推进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在成都高新区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发布了2021年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优秀案例”,并制定《成都高新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摄影 蒋小翼

2021年营商环境

创新“十大优秀案例”

  • “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评价系统。

该系统建立了科技企业分类评价机制,通过发布“金熊猫”科技企业创新榜单,促进创新资源向本土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有效助力“金种子”型中小科技企业精准发现、快速成长。

  • 政策找企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政策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资金直接兑现拨付。2021年拨付资金5000余万元,受惠企业3000余家。

  • “一业一证”准入即准营。

再造审批业务流程,把一个行业涉及的多个许可整合为“行业综合许可”,实现20个高频事项“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标核准、一窗出证”,破解群众办事多头跑路难题。

  • 司法确认“立等可取”。

建立司法确认“法官前置”快办机制,打造“直接立案、同步审查、即时裁定、当场送达”司法确认流程,实现解纷调解案件1小时办结。

  • 数字税务员工。

全省首创“问办结合+自动办理”新型税费服务模式,实现14项业务智能办税、即问即办,税务数字员工让纳税人办事更轻松、更智能。

  • “区块链+政务服务”新模式。

利用区块链、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政务数据链上存证和共享、远程授权办事,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委托授权难、证明难。

  •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双报制”。

融合刑事、民事、行政三项检察监督,引导权利人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同步报案。

  • 街道政务服务“网上办”。

在全区7个街道建立“网上办”平台,633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移动办”,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跑路远、排队长、效率低等问题。

  • 医疗机构数字化监管。

构建诊疗机构、医务人员和其他医疗审批的大数据库,建立医疗机构全生命周期监管档案,实现全区710家医疗机构、1000余名医务人员信息化监督全覆盖。

  • 连锁企业招牌设置“一代多”豁免制。

探索实行“批一次、管多次,批一时、管多时,批一店、管多店”的“一代多”豁免制审批改革,简化招牌设置流程,解决企业重复递交招牌申请的烦恼。

成都高新区

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

成都高新区围绕满足企业市民期盼的需求导向解决瓶颈短板的问题导向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导向,广泛研究梳理企业诉求,聚焦获取市场机会、股权融资、研发创新、办事便利度、人才服务、教育保障等广大企业关切的问题,制定形成《成都高新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攻坚计划》,作为2022年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助力企业发展的重磅举措。

摄影 樊小喆

攻坚计划一:

市场机会“云链接”

▶ 构建专业运营团队,在“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上新增“市场通”业务板块,2022年2月底前完成开发上线使用,展示优秀企业风采形象。

▶ 及时发布城市机会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定期开展行业交流对接活动,实现区内企业供需双方资源精准高效对接。2022年发布机会清单50项以上,组织行业交流对接活动10场以上,促成供需对接30家企业以上。

攻坚计划二:

股权融资“快车道”

▶ 建立科技创新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桥梁,常态化举办投资对接会,优化股权投融资激励政策,优化注册审批流程,强化股权投资机构招引培育。2022年新增各类投资机构超过100家,助力100家以上企业获得各类股权投资超过100亿元,常态化举办各类投融资对接活动15场以上。

▶ 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广泛征集产业发展“合伙人”,邀约高水平专业化投资机构进行资本合作,公开发布产业基金合作方式与投资方向,力争2022年组建规模不低于600亿元的产业基金。

攻坚计划三:

研发加计扣除“便捷享”

▶ 运用大数据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实现区内科技创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全覆盖享受。实时提取纳税人财务报表、纳税申报数据,及时掌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情况,建立正面、负面两项清单,对应享未享纳税人开展“一对一”专项辅导,对违规享受企业及时辅导纳税人更正申报。

▶ 搭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纳税人分类分级专门税企沟通交流平台,专人实时回应解决企业诉求。2022年各类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170亿元以上。

攻坚计划四:

高端人才服务数字专员

▶ 出台《成都高新区急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急需产业创新领军人才专项支持政策(试行)》,加快聚集科技领军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支持重点企业面向全球、全国领先技术和领先产品引进产业高端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构建高端人才在线服务平台,实行高端人才服务数字专员,匹配“一对一”服务专员,为高端人才提供乐业无忧、随叫随到服务。

▶ 依托产业园建设,引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配给能力。结合主导产业、街道企业用工需求,在合作街道等试点建设人力资源协同服务共享站,组织重点企业供需专场对接活动8场以上,试点完成共享用工500人次。

攻坚计划五:

新赛道助力成长

▶ 加大无人驾驶新业态支持。采用“国有平台公司+企业投资”模式,2022年完成并具备无人驾驶场景呈现条件,改造35个路口,完成133个点位路测系统部署,打造30公里道路测试场景。将自动驾驶运营从新川科技园扩大到高新南区全域范围,融合5G和AI技术,串联无人驾驶场景并进行测试运营。

▶ 加大新药研发支持。创新研讨机制、服务机制、会商机制,优化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工作站“一站式”服务体系,向上争取医药健康产业领域体制机制及创新举措支持,在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等方面形成新的监管服务机制,破解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搭建生物医药企业与市场监管局(药监)、教文卫健局、社治保障局(医保)、生态环境城管局及政法委、应急局等部门对接平台,服务企业不少于100家,举办各类沙龙或企业对接活动不少于8场。

攻坚计划六:

“向阳花开”

▶ 持续开展招生入学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活动,精准推送金熊猫人才子女、随迁子女、集体户子女、“成都工匠”子女等各类入学政策。指导帮助企业员工子女提前准备入学要件资料,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100%相对就近就读公办学校。

▶ 持续开展民办园转制公办园,2022年底前新开办幼儿园5所、新开办中小学7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620个、小学学位7290个、初中学位1500个。2022年秋季提供学前教育学位48660个、小学学位78921个、初中学位36390个,确保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位供需平衡。

▶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国有控股平台公司的优势,利用辖区内综合体项目,打造普惠性“医+育”整合型婴幼儿照护服务载体,优先支持园区企业、社区、科研院校提供普惠托育。

攻坚计划七:

工程建设服务“一站通”

▶ 做实工程建设“一站式”审批审查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专区,赋能赋权审批审查中心实职、实权,推动主辅线56个事项100%集中、服务人员100%集中、服务窗口100%集中。

▶ 建立社会投资重大产业项目综合调度制度,实施产业功能区专员负责制度,统一牵头职能部门会商,将规划条件、建设条件等一次反馈,瞄准项目推进中的难点,提升“面对面”“一对一”解决问题的响应能力,做到“项目呼叫,领导报到”。

攻坚计划八:

空间载体“容易找”

▶ 深化完善“高新通”线上楼宇信息系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2022年底促进全区90%以上楼宇上“高新通”平台,配置楼宇专员,实现楼宇数据实时定期更新。

▶ 构建专业运营团队,采集企业需求、楼宇数据、补贴政策、入驻条件等信息,形成区内楼宇、入驻企业阶梯式布局画像,围绕不同价位载体空间,匹配联合办公,为企业寻找办公商务场地提供精准服务。

▶ 各产业功能区扩大国有载体规模,开展优质专业产业空间供给试点,采用房租补贴政策、载体分割销售等方式,多元化解决企业场地需求。

攻坚计划九:

“一码办成事”

▶ 升级打造高新智慧政务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空间,生成用户专属二维码,集成个人用户电子档案、历史办件、材料库数据,分期分批推出50项“一码办成事”高频事项清单。

▶ 升级打造“高新通”企业服务平台。推动各部门协同共享数据库,将高企服务管理系统、金熊猫、信用查询、人才项目申报、青年公寓入驻申请等各类企业服务线上平台,统一集成到“高新通”平台,企业一个互联网端进入,一个账号登陆,实现企业服务信息统一发布、服务事项统一办理、网上办事统进统出。2022年底将除工商、税务等行政审批事项外的90%以上其他企业服务事项接入“高新通”平台。

攻坚计划十:

法治护航行动

▶ 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等级体系,向企业发布知识产权、公司股权类典型案例、劳动用工风险点提示书、建设工程风险防控建议,提升企业识别和防控风险能力。

▶ 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双报”平台,实现知识产权“双报”案件100%提前介入、100%引导维权、100%公安机关侦查。

▶ 提升“知识产权云警务室”场景运用能力,对企业提供系统性的法律条款及司法解释、相关判例,提供企业线上预约、线下授课服务。

下一步,

成都高新区将围绕“十大攻坚计划”,

制定细化配套改革措施,

确保完成量化目标,

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难点堵点。

信息来源: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

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