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区介绍——锦江区公司注册参考
2023-04-02 10:11:38

锦江区介绍——锦江区公司注册参考

一、基本情况

锦江区东与成华区交界,西域武侯区隔河相望,西北与青羊区接壤,南与双流区毗邻,东南与龙泉驿区相接,区域面积62万平方公里境内府河、南河、沙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2021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3天,同比增加12天。主要污染物PM2.5、PM10和NO2平均浓度分别为41微克/立方米,62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上升2.5%、下降3.1%、上升10.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38,同比上升2.6%。迁入率3.94%。2021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65.85万人,常住人口为90.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6‰。锦江区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共11个街道,设置社区75个。

 

锦江区得名锦江,可溯先秦。自蜀郡守李冰开创都江堰后,复凿清、流二江,引岷江之水双过成都城下。不仅彻底结束了成都卑湿的历史,也因此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至汉代,成都织造业兴旺、蜀锦如金。李冰凿二江之一的清江(南河段)因洗濯蜀锦而闻名,史有“色泽鲜亮,质地柔韧,是为上品”的记载。于是清江亦称濯锦江,简称锦江,并沿用至今。建区时,取“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之意。早在秦汉时期,盐市口等区域已是人口聚居地,为后世商业繁荣夯实了人气。唐代,节度使韦皋首开东市、南市,揭开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帷幕。锦江之域享水陆通衢之便,呈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的局面,饮誉为“川西首善之区”,跻身全国85个望县行列。至后唐时期,纵贯盐市口、大慈寺的东大街成为成都最繁华商业街道。大慈寺山门周边区域每月开设不同集市,开创成都街市贸易先河,史称“十二月市”。东大街因此被后人赞为“蜀中首街”。极度繁华的商业贸易是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前提条件。北宋时期,“交子”的管理机构益州交子务落户紧邻东大街的均隆街,成为金融机构的始祖。元末明初,因坐享锦江水利优势,酿酒业迅速崛起。至明洪武年间,九眼桥码头至水井街区域成为以酿酒业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区,誉为“成都外滩”。清康熙以来,因明末兵燹造成的萧条景象逐渐消失,锦江之地再度繁荣。至晚清,四川劝业道推行新政,建成全国四大劝业场之一的成都劝业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商业的发祥地。东大街的商业更胜往昔,进驻商帮行会百余家,开设店铺千余家,业态覆盖数十种,一度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的布匹绸缎集贸地。民国时期,春熙路建成,不仅将东大街、劝业场贯通,还引入上海南京路的现代商业模式,吸引“亨得利”“凤祥楼”等众多老字号商号进驻,一举成为成都商业标杆,奠定了中国西南商贸中心地位。除了从古至今的商贸繁华,锦江区的人文积淀也十分厚重。唐玄宗敕建的大慈寺负誉千年,享有“震旦第一丛林”美誉。唐代大慈寺规模宏大,占据半城。无相禅师开创的禅茶之道远及日韩,成为东南亚茶道之始。《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人物玄奘法师曾在此精研佛法,寺内壁画被苏东坡赞为“精妙冠世”。兴于唐代的合江亭是成都史上第一座市政公园,史有“舟楫往来,入长江、下东吴,游人如织”的记载。位于水井街的水井坊遗址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距今600年的白酒蒸馏酿造技艺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

 

二、历史沿革

  锦江区属地为原古华阳县县城和近郊。华阳县之前身为唐贞观十七年(643年)设置的蜀县,地处成都县偏东区域。唐乾元元年(758年),蜀县更名华阳县,管辖南河以北的东城及近郊区域。1921年,成都县、华阳县合并,置成都市政公所管理政务。1928年,成都市为省辖市,华阳县城区划入市辖。1953年,设立东城区,原华阳县属地划入。1955年,望江区并入东城区。1990年底,东城区撤销,主体部分改置锦江区。

三、重要资源

  锦江区的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境内分布河渠14条。其中府河、南河、锦江、沙河、石牛堰为市管河道,颜家沟排洪渠、洗瓦堰、陡沟河、秀水河、红庙子排洪渠、何家冲排洪渠、驸马排洪渠、南支三渠、潘家沟渠、黄沙河为区管河道,南支七渠为街道管河道。2017年1月,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为成都市首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四、基础设施

  锦江区交通便利,2021年完成新建道路马家沟路、静沙北路,于2021年5月底完工并开放交通。马家沟路位于静和路与静康路之间规划道路,于2021年8月底完工并开放交通。晨光路断头路道路全长262.715m,红线宽度20m;宏济新路断头路工程道路全长165m,红线宽度20m。对提督街、点将台街、较场坝街、宏顺街、三官堂街、三色路、国华街、烟厂环线等共计道路23条道路,总长约11669米进行整治,包括:车行道整治面积约11.62万平方米,人行道整治面积约6.73万平方米。

五、发展定位

   2021年,锦江区按照成都市中心城区优化的部署,明确“构建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国际商务交往客厅、天府文化魅力窗口、都市品质生活典范四大功能支撑,加快建设更加美丽、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锦江”的发展方向和“品位锦江・幸福城区”发展定位,明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工作思路,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建设。

六、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更加魅力、更具活力、更有品位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七、区位优势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区域内的文态、业态、生态、城市形态布局合理,体现出“四态合一”的特征。

时光追溯至秦汉,那时的成都已成为西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代,成都成为除首都长安以外的全国五大繁荣都市之一。2009年锦江区盐市口考古现场发现的大型廊桥遗址证实了这里源自秦汉的繁荣。时至盛唐,成都位列全国四大名城之一,经济地位与扬州并驾齐驱。“扬一益二”的盛名自是始乃有之。历史上的华阳一地得天独厚,区域内百业云集,市廛兴盛,商业十分发达,一度享有“论蜀之首富,地称天府,原号华阳”的盛赞。

地处成都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锦江区自古商业繁荣,建区时被国务院确定为“商贸繁华区”。区域内有著名的春熙路盐市口商圈,红星路大慈寺商圈、“锦江国际新城”商圈正在形成。按照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和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部署,锦江区开始构建多点多极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锦江区围绕“天府门廊”和新兴“百亿商圈”建设,实施“产业倍增”战略,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锦江区引进四川美益投资有限公司等20家区域总部企业,总部经济型企业达282家,总部经济创造税收占锦江区税收总额的41%。如今,锦江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高地。2013年,“红星路35号”国家级广告创意园新增产业载体11.5万平方米,引进了美国艾奕康公司等文化创意产业320家,锦江区文化创意产业园被列为“四川省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锦江区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以“高效的生态经济、宜居的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保障、先进的生态文化”为内容,构建生态文明的四大体系。按照“生态城区”的建设要求,锦江区建成占地3.3平方公里的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获得“杰出环境治理工程”的称号。位于锦江区三圣街道的三圣花乡已经形成了3000余亩的花卉种植规模,是西南地区最早发展花卉产业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花卉产业的重要基地。三圣花乡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三圣花乡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按照“四态合一”的理念,锦江区更加注重城市形态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和基础配套,提高全区人居环境质量。按照“精品城区”的发展思路,锦江在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将充分地体现“现代范儿”“国际范儿”。在规划设计方面,锦江区加大统筹力度,根据“精品城区”发展定位,立足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一系列重点工程将率先出炉——锦江区将突出抓好“天府门廊”等产业核心区的规划设计,促进“锦江国际新城”“东部新城”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推进老旧街区有机更新,整体提升城市面貌。同时,锦江区将创新旧城改造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相结合的城市更新新模式,力争在全国中心城区率先实现低洼棚户区全改造,让全区居民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将进一步积极探索‘模拟搬迁’和‘房屋征收’互动推进的新模式,破解旧城改造项目收尾难题。”

锦江区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健全,城市承载能力较强。建区以来,锦江区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基本形成了以“三纵三横”为主骨架,专用道路与之配合衔接的公路网体系。近年来,锦江区制订了“以商务支撑商贸,经文化润色经济,以改造托举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创建“城乡统筹和先行区”“都市的优选区”“商贸商务的核心区”“外商外贸的聚集区”“人居环境区”,加快现代化城区建设,建成合江亭“亲水空间”,完成电力隧道建设任务,启动14个旧城改造项目,推进“天府门廊”建设,完成红星路步行街提升打造工程,自泸高速公路入口绿化品质提升工程和府河沿线夜景景观工程已经竣工,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性生态型精品城区”正在崛起。

 

更多动态